有句话说得极对:“一朝天子一朝臣。”随着新皇帝登基,想要稳住政权的根基,必然会重用自己的亲信,并对原有的朝臣进行调整。于是,朝中那些年纪较大的老臣们往往选择“退休”,有的不得不“告老还乡”,也有一些直接被一纸命令罢免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魔投网,那些能够在两朝之间保持活跃的老臣,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厉害的人物;但如果能跨越三朝、四朝,甚至五朝,那就真正成了“官场传奇”了。
今天,我们要讲的这个官场“不倒翁”,正是冯道——这个真正的“史上最牛打工人”。冯道,字可道,号长乐老,是瀛州景城(今河北沧州)人。你一定会好奇,为什么他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屹立不倒?这得归功于五代十国的特殊历史背景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权力的更替像换衣服一样频繁,冯道便是在这样的乱世中,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,在官场上成功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展开剩余72%冯道的传奇故事始于他25岁那年。那时,唐朝已经进入末期,国家动荡不安,外敌入侵,民间乱象丛生。在这种背景下,冯道开始了他的仕途。他最初效力于幽州节度使刘守光,但由于冯道的忠言被忽视,甚至劝谏无效,最终遭到刘守光的囚禁。冯道的机智让他迅速找到了逃脱的机会,投奔了晋王李存勖。李存勖被冯道的才华所打动,很快将他提拔为掌书记,冯道的仕途也因此迎来了春天。
然而,好运并不是冯道的唯一优势。在李存勖去世后,冯道凭借聪明才智,在后唐政权的更替中巧妙地保住了自己的职位,甚至通过自己独特的政治智慧和手腕,最终成为了宰相。从此,冯道开启了他真正的“官场不倒神话”。他先后在后唐、后晋、后汉和后周四个朝代服务,连任了11位帝王,堪称“铁打的宰相,流水的皇帝”。
然而,冯道的成功不仅仅是运气所致。在那个政权更替频繁、宫廷斗争不断的动荡时代,冯道能够稳稳坐在宰相之位,并非是单纯的幸运,而是因为他具备了过人的政治智慧与手段。他擅长揣摩皇帝的心思,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支持,并能在风头过后低调行事,避免引起皇帝的不满。
冯道与李存勖的关系也非常独特。在李存勖起初崛起时,冯道与士卒同甘共苦,经历了许多艰难时刻;而在李存勖战胜敌人后,他并未忘记冯道,给予了他许多赏赐。冯道更是心怀感激,并在后期设法将那些赠送美女的人的后代一一找出,进行回馈。在民众困苦时,冯道不仅会捐赠财物,还会亲自下田种地,替百姓解忧,确保他们的温饱。冯道不仅懂得如何为帝王出谋划策,同时也能够关心百姓,彰显出“君子之风,仁者之心”。
冯道最令人称奇的,还是他在朝堂上的“灵活应变”。他从不死板地遵循传统观念,而是在每个新皇帝面前都能准确地找准自己的位置,巧妙地调整自己的立场。当后晋的石敬瑭去世时,冯道曾承诺辅佐石敬瑭的儿子石重睿继位,但随着局势的变化,冯道迅速反应,支持了石崇贵登基,最终依然能得到新皇帝的信任。
冯道这一生,早已不止是一个“权谋高手”能够形容的。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大师,在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幻中,总能找到生存的空间,屡屡获得重用,最终安享晚年,享年73岁。冯道去世时,周世宗不仅追赠他尚书令,还追封他为瀛王,并为他停朝三日,以示敬意。
冯道一生几乎见证了整个五代十国的历史,他跨越多个朝代、为数不清的帝王效力,最终却能安享晚年,真是官场中的奇迹。然而,正如所有传奇人物一样,冯道的经历也引发了后人不少议论。欧阳修称他为“无廉耻者”,司马光则批评他为“奸臣之尤”。冯道的一生复杂多面,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,难以轻易定论。
冯道究竟是忠诚的臣子,还是一个有心计的权臣?也许,冯道自己从未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。或许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他只是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魔投网,为自己争取了重生的机会。也因此,冯道被现代网友戏称为“打工皇帝”,这一外号既显得幽默,也准确地描绘了他为不同朝代效力的经历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